對於建物安全保障,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教授陳淑美認為,目前制度仍有改善空間。她說,九二一震災之後,營建署曾邀請日本學者專家來台舉辦中間檢查人制度研討會,當時日本學者就指出在日本實施之中間檢查人制度亦有許多缺失。例如檢查機構良莠不齊,彼此為了競爭業務而放水,故意降低檢查品質等諸多缺點,不勝枚舉。九二一大地震迄今已經十八年,目前僅有內政部有推出耐震標章,又非強制性的認證。因此唯有落實現有之監造制度,才能使民眾的居住安全獲得基本的保障。在沒有修改建築法之前,建築師負監造責任,公務機關負檢查責任。未來修法方向,建議讓有意願負起責任,提高工程品質的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擔任建築物之設計人與監造人,才是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根本之道。
其次,陳淑美表示,科技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等單位早已掌握地震災損模擬以及地質調查結果,行政機關可以本於權責多運用研究成果落實於行政體系當中。經濟部水利署就有公布淹水潛勢圖,中央也有斷層帶資訊,但是必須落實於都市計劃當中,才能發揮防災效益。永康區雖有後甲里斷層通過,但公務機關僅依目前地震災害資料分析,認為永康區受地震災害的風險並不高,只有一個防災方向,須建置完善的防災計畫以降低災害發生造成重大傷亡損失的風險。對照永康維冠大樓的倒塌,這樣粗略的防災方向顯然是不足的。
陳淑美並建議,可研議透過民間保險公司,由建設公司幫住戶保40年的險。保險公司保險之前會評估建物結構、建商信譽、施工品質、使用維護狀況、訂定合理的保費。導入市場機制,高品質的設計施工監造可以提升建物的結構安全,保險公司會給予較低的保險費率,消費者花費大量金錢所購買的建物安全,也能獲得保障。如此使建設公司有誘因提升建物施工品質、贏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譽,良幣驅逐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