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表示,過去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而府城的心臟就是中西區,民國72年由於運河淤積而填補,建造中國城,曾經造成當地繁榮。但因為海安路地下街闢設之後,造成中國城、合作大樓、海安路沿線店家都無法生存,因此他一直以來就是想解決此問題,也感謝市府各局處、議會、區長里長協助與地方協調,完成了中國城及海安路景觀計畫的推動。
他指出,台南市要復興必須得重新活絡中西區,市府突破重重困難與各界協調、向中央爭取經費來做完整的都市規劃,首先是讓延宕二十年的海安路地下街工程重新改建為地下停車場,提供一千輛的停車位符合停車需求;其次,與住戶協調成功拆除已成為治安死角的合作大樓;第三,為拆除屬於私人產權的中國城,市府欲與安平運河星鑽都更計畫結合。他也向內政部都委會多次說明都更計畫,由內政部通過計畫後才有辦法徵收、協議價購,總計花費21億才得以拆除。
賴清德表示,要成功推動運河星鑽計畫,就要先遷移沙卡里巴攤商。經過與抗爭的攤商多次協調,也感謝攤商最後同意遷移,進而成功促使新南國小、金城國中遷建至原來的沙卡里巴商場,得以進行運河星鑽計畫。此外,公11臺南市美術館也在新建當中,工程進度目前有三成,而中國城及海安路景觀改造這項國際性改造為中西區復活計畫的最後一項,期盼能讓中西區風華再現。
都發局表示,「中國城」是南臺灣最繁華熱鬧的商圈之一,但卻受到核心商圈轉移及昔日海安路地下街工程延宕,阻斷了中正路商圈的連續性,造成客源嚴重流失,店家紛紛關門歇業,致使原本風光的中國城與地下街商場日漸沒落,後期也連帶影響了週邊原有都市機能與商業發展。市府復於104年舉辦「府城軸帶地景改造國際競圖」,由荷蘭著名建築師MVRDV團隊與國內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欲將中國城及海安路改造為潟湖廣場與綠意廊道。
本次重新打造的範圍包含中國城廣場部分,北至中正路(運河北街)、東至康樂街、西至環河街、南至金華新路,面積1.93公頃;海安路景觀部分則由府前路至民族路口約800公尺及中正路海安路至康樂街口約150公尺,面積約3.53公頃。
原中國城已於105年10月將建築物拆除完竣,「臺南市中西區廣四廣場用地改建工程」在廣場的設計上保留部份中國城原有結構體再利用,將改造為遊客中心及遮陽框架設施,並以「潟湖及自然都市」為概念的嶄新構想,親水的氛圍除了帶給都市微氣候的調節,更可成為民眾活動交流的場域。
另海安路地下停車場營運後,地面上出現為數不少之通風塔、樓梯、電梯等構造物,「臺南市海安路(府前路-民族路)暨中正路區域景觀改造工程」透過街道景觀改善及步行空間營造的方式,整合現況問題,包括地下停車場地面構造物、停車空間、視覺景觀與活動場域營造等,以型塑綠意人文藝術街,讓整體海安商圈之空間環境能夠改頭換貌,帶動中西區整體環境的復甦與繁榮。
市府緊鑼密鼓地推動府城軸帶地景改造的工作,兩案工程也已分別完成發包,預計107年4月底完工,期待工程完工後將可帶來中國城廣場及海安路的蛻變,市府後續也將針對海安路地下停車場通風塔突出物,以街道藝術裝置進行改造,以提升海安路文化藝術氣息,再造中正路及海安路之榮景,也為市民朋友帶來嶄新的都市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