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總統在2012年上任後,宣示除了追求經濟發展,也要讓人民感受幸福,於是指定行政院編制國民幸福指數,此建議也頗符合近年國際主流多強調的,不再唯GDP是問。
主計總處是參照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來設計我國的國民幸福指數,2013年首度推出台版國民幸福指數,一年公布一次。去年,台灣幸福指數,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及夥伴國36國相比,排名第18名,已是亞洲冠軍,今年挺進第16名,是歷來最佳表現。
不過,這幾年台灣經濟表現不好,每逢幸福指數出爐時,總會引發外界質疑,「真的嗎」?甚至新政府上台後,也傳過要廢除它。
何以數字與民眾感覺會有落差呢?主計總處的解釋是,歷年編列的幸福指數多採用上年或上上年度所得資料,因此2016年國民幸福指數,較可能反映出2015年的狀況,而非更即時的今年社經概況。
國民幸福指數分為「物質生活條件」和「生活品質」二大面向、11個領域,包括居住條件、所得財富、就業收入、環境品質、健康狀況、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公民參與及政治治理,及人身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其中後兩者採用主觀調查。
【中央社台北31日電】
主計總處今公布2016年國民幸福指數,台灣國際指標綜合指數為6.96,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及夥伴國39國相比,排名第16名,贏過日、韓等國,是2013年編制以來最佳名次。
行政院主計總處採納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的領域為遵循架構設計台灣國民幸福指數,自2013年開始推出台版國民幸福指數,一年公布一次。2015年國民幸福指數24項國際指標綜合指數為6.76分,與OECD的34個會員國及2個夥伴國相較,我國位居第18,優於日本、南韓,蟬聯亞洲最幸福國家。
據主計總處資料,國民幸福指數分為「物質生活條件」和「生活品質」二大面向。幸福指數提供經濟成長率以外,更全面或生活化的指標,讓國人了解各項目在國際間的相對表現。